2021年,预制菜赛道持续升温,首先体现在资本动向上。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成功上市,市值最高达到140亿元;海底捞、西贝等连锁饭店品牌,也通过中央厨房+预制菜的模式,面向C端消费者推出零售化的方便菜肴。同时,叮咚买菜、盒马等在各自的生鲜配送系统中,也纷纷提高预制菜上的投入力度。
预制菜市场究竟有多大?
面向消费者的预制菜行业发展,也就是这一波预制菜风口,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。
最近走进大众视野内的预制菜,其实指的是预制菜肴。这一新兴品类仍处于导入期,在整个预制菜市场份额中占比极小。中国整体预制菜市场规模极大。根据艾媒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,这一数字在两年后将超过5000亿元;
但事实上,这一数字不但包括传统冻品与方便食品,还包括占据一大半规模的生鲜配送企业。据饕客美食科技COO张艾潮在36氪活动中分享称,理性来看,面对C端的预制菜市场规模应该在1500亿元左右。
要突破该市场上限,就要从冷链物流、销售渠道等外部设施方面提升。张艾潮认为,预制菜零售市场能不能超过5000亿,不取决于这个市场消费的状态,而取决于供应链的完整水平。
在预制菜市场中,生鲜配送系统的普及程度不如普通生鲜配送市场,供应链能力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。
极其初期的上下游
预制菜市场玩家面对的痛点很明显,即成本过高。味知香之所以能够跑通,很大程度上仰仗其先发优势。目前限制预制菜品牌发展的最大原因,是供应链的完整水平。目前速冻食品的快递成本在12-20元之间,这导致客单价难以压低,受众有限,也是C端感知方面预制菜有品类、无品牌的原因之一。
与之相比,盒马、叮咚买菜等生鲜即配平台的铺货能力更强,因此,这些平台也纷纷打造自己的预制菜品牌。
眼下面对各个社区生鲜超市的竞争,如果没有生鲜配送系统实现数字化,从而降低成本,专营预制菜的线下门店如何覆盖房租与人力成本,且保持稳定的销量,将会是个大难题。
在冷链物流、冷链仓储等底层供应链水平能够进一步压低成本之前,不管2C预制菜风口有多热,其博弈依旧处在渠道布局层面。与传统品牌的货架竞争,会导致预制菜新品牌在占领消费者心智方面速度放缓。
这一波预制菜风口的终局,将是千亿规模还是3万亿巨大市场,要看未来几年内的底层硬件建设。
“我们也判断这个行业的风口期大概在两年左右,如果跑不出来,那这个市场还会萎缩。”饕客美食科技COO张艾潮认为。
悦邻供应链是一家为批发/零售类企业提供供应链数智化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,为配送货企业提供商品管理、订单生成、采购汇总、进销存、智能分拣、打包配送、商户管理、商户运营、财务对账等全链路供应链数智化系统,助力零批商搭建自己的数字驱动业务体系,实现零批企业基于互联网实现的数智化经营,以技术创新助力客户实现业绩倍增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生鲜配送干货知识,请关注悦邻供应链公众号。